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離境三千里─Arthur’s Pass- Avalanche Peak Track

10/10-11 Arthur's Pass-Avalanche Peak Track



“ This is a very popular loop to the top of Avalanche Peak, the 1833m summit which dramatically looms over Arthur’s Pass village. On a clear day the views of surrounding peaks, valleys and hanging glaciers are wonderful. “
lonely planetTramping in New Zealand書上看到這段形容,便決定藉著前往Arthur’s Pass的同時順便走上此track

幾 天前的氣溫驟降,可預料的是山上滿滿的雪。話說十月了,天氣變化仍如此的劇烈,正可說是紐西蘭氣候的表徵。晴空萬里的今日,再度開上前往山中的道路,最熟 悉的事物莫過於山了。我喜歡山裡的感覺:山巒層層疊疊、溪水時而安詳時而滂沱憾天、藍天下的雲朵浮浮沉沉、和風不時輕撓著搖曳的春花,翻過山頭卻又像是發 了狂的咆嘯。沒有相同的山、沒有相同的路,只有一顆不變的心,馬不停蹄地踏入這片大地尋求那份心靈的饗宴。恩…,萬物靜觀皆自得,似乎靜下心來看事物總是 能有所體悟。

經過了Castle Hill,停泊在Cave Stream的停車場,本想說隨便看看就好,沒想到還真有條洞穴河哩!看了看解說牌,哇!穿越洞穴到河的另外一邊大約只要40 分鐘,沒有限制只消帶著頭燈及做好保暖防水便是,可以來個Caving Adventure了,cool~~~!河水鑿穿了石灰岩層,截彎取直了過來,在地形學上看到的地下河活生生的就在這待你親自探訪,真是太奇妙了,那股潛伏已久的冒險能量似乎悄悄加溫。
蛋黃色的曙光逐漸暈染大地,又是美好的一天來到!車窗外的冰凍世界正需要這股朝陽解凍,白霜在黑夜裡偷偷的將車外的每一事物裹上了白衣,將這美好的景色暫時冷凍保鮮了起來,待早晨陽光來退去他的衣裳,再次展現她美麗的一面。

Arthur’s Pass Village坐臥山谷,陽光暫時曬不進來,有點涼意。村邊的樹梢飛來了數隻的Kea,終於看到他們了。偌大的身軀穿著綠袍,是翠綠色的、橘紅色的羽毛鑲在背上及翅膀內緣、翅膀邊緣沾染的是靛藍色的羽翼、有著鷹鉤狀的鳥嘴、飛翔時就像老鷹般的威武、擁有的鸚鵡靈巧智慧,他就是Kea,是Arthur’s Pass Village的老大,總是一搖一擺的在大街上晃啊晃的,誰都得讓他。但他有個壞習慣,會啃食你車外的橡膠墊片,怪是好玩!
繞過教堂,登上Avalanche Track的路徑就在這了,順著山路向上走,邊旁就是看穿教堂窗子的長瀑了,一連就是好幾個,別怪乎Lonely Planet上會特別介紹到這教堂的別有洞天。

順著路徑陡上,就像是台灣百岳的情境,帶著節奏的腳步錯綜的走著,自嘴裡吐出的暖氣瞬間化成白煙昇華而去。疑…,陽光已從山谷中的村落曬了出來,來自城裡的火車停泊在小小的月台,有點寂靜的車站,好在每天會有幾個班次的人潮短暫的點綴這寧靜。
隨著吁吁起伏的呼吸,顛顛簸簸地踏出了森林線,眼前的景致是雪白如霜的世界,想起了初來乍到的班機上望見的紐西蘭銀色山巒,恩…,Here I am!這是另一個世界,對來自亞熱帶的我們,這是難得一見的景象。喝杯熱茶,讓我好好欣賞這美麗淨土吧…。


Avalanche Peak標高1833m,自高度920mArthur’s Pass Village走上了雪線,秀麗山川是怎樣也瞧不盡的,只有無息的讚嘆此起彼落,嘆為觀止!可惜的是骨瘦般的山脊盡是厚厚的白雪,冰爪留在了車上,亦未將冰斧帶出台灣,繼續上升略有危險,我想還是止步於此,原本計畫的下山路線Scott Track只有找機會再去了。轉身繼續欣賞這一系列的南半球阿爾卑斯山脈,想像著一直還沒機會走上的Alpine Mountaineering Track & Climbing,加拿大的兄弟阿…,等我吧!


Photos @ my SkyDrive: 2009.10-11  Arthur's Pass 
Mei's Blogger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離境三千里─Mt. Herbert


11/8 Mt. Herbert

八月中造訪了Diamond Harbour,為的是要登上班克半島〈Bank Peninsula〉最高峰的Mt. Herbert,然而track卻因Lambing的季節而封閉到十月,而如今已十一月了,再次踏上未了的旅程,走吧…

搭著黑貓〈Black Cat〉渡輪再次離開Lyttelton前往對岸的Diamond Harbour。十一月的Lyttelton似乎較之前熱鬧了許多,多了些人氣,還見著了一艘巨型的郵輪停泊,豪華的她不知將帶著多少歡樂駛向哪片樂土。在基督城待了幾個月了,感覺就像是這的居民一樣了,有種說不上來的熟悉感。
沿著碼頭邊路徑沿著平緩溪谷向上,遇見了告示牌上的訊息,原來今年Lambing禁止進入的時間是八月一日到十月十六日,所以已開放了半個多月了,看來DOCDepartment of Conservation〉所寫的時間還是可以再check的。

踏上Mt. Herbert Track的路徑,就這樣一路向山頂那端走去,只有一個方向,筆直的往上,不用迂迴,就是那麼的直接。跨入了私人土地〈Private Land〉 的圍籬,見到的是可愛的羔羊們好奇又帶點陌生而驚恐的望著我們,一旁的母羊則早已見怪不怪了,冷冷的瞧著我們,一副看你能怎樣的表情掛在臉上,哈!但畢竟 大部分的牲畜們還是怕生的,當你走近的時候,也還是一窩蜂的逃跑,原來胖嘟嘟的羊兒們跑步也是挺快的,看那纖細的兩對雙腳撐起那胖嘟嘟毛茸茸的身軀趴搭趴 搭地快步跑著,似乎有點辛苦,真是有趣…。^_^
繼續向上,慵懶的牛群不太想理人的趴伏在路徑上,不想移動似的,也難怪啦,龐大的體型還要跑來跑去怎麼想也不經濟。牛似乎是比較群體的動物,不像羊群四散山頭,。
和緩的山巒走起來就像是一條固定斜度的坡道,沒有甚麼變化,往上走就是了,不時抬頭仰望坡頂,除了草坡還是草坡,眼前的山頭不知是假山頭還是真的,就繼續走下去吧…。
挖哩!果然只是個假山頭,陡的還在後面。頂峰近在眼前,不過固定的坡度卻是向上調整了,哈!走吧,想來這麼久了,就是要登上這班克半島最高峰─Mt. Herbert Peak919m〉。

山頂前對面的山就像是南非相片裡的桌山,層層相疊的火山岩理,水平的像是切開來的蛋糕層層排列,那是Mt. Bradley,煞是有型。而英國移民者帶來的帶刺灌木原是用來作fence阻擋牲畜的,如今卻遍滿紐西蘭的各地,開了花像是倒了計程車黃的廣告顏料佈滿山巒,漂亮卻帶有種諷刺,在當今高喊保持原生生態的社會,真不知該讚嘆她的美麗,還是該向帶刺的她敬而遠之。

和煦的晴空下登頂,雖然正午的空氣總像是蒙上一層薄紗,不礙事,風光依舊明媚。遠處西方的天際線上是帶著奶油白頂冠的阿爾卑斯山脈;一望無際的Canterbury平原,是一片看不見頭尾的土地,基督城在此鋪展開來,原來她是這麼的廣大;東側則是靛藍色的南太平洋,自New Brighton延伸而來的沙灘像是鑲在城市邊緣的金沙;而近處的班克半島像是一座裝滿山峰的島嶼,火山歷史塑造她地形崎嶇而多灣澳的特色,每翻過一座稜脊,便有著世外桃源般的畫面與令人無法言喻的讚嘆。登高望遠,人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每每上了山頂總是能夠興嘆世界的廣袤…。
靜靜地坐在山坡草地上享受暖陽的洗禮;靜靜地看著眼前Lyttelton Harbour來來往往的船舶;靜靜地聽著來自南太平洋的風聲和鳴;靜靜地細數著我所擁有的一切…,原來人是這麼的富有,恩…。

回到了Lyttelton,晴空下山脊上卻是一層雲霧罩著,氣勢蓋天,像是要鋪天蓋地而來,對比下的Lyttelton就顯得慈祥許多,哈!多變的天氣就是紐西蘭註冊標記了,歸去吧…。

Photos @ my SkyDrive: 2009.11.8 Mt. Herbert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11月10日 星期二

離境三千里─Fireworks @ New Brighton Pier


11/5 Fireworks @ New Brighton Pier
看煙火我想對台北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想想以前的雙十國慶還有現在的跨年101煙火秀,幾乎可以說是整個大台北人這天的主要話題。就在這天晚上,再度前往了New Brighton Pier,因為今天Christchurch的主要話題正是這場十分鐘的煙火秀。
出發前大家總是勸我們早去,因為根據以往的慣例,屆時New Brighton會人潮洶湧,擠的水洩不通,結束後更是會塞爆整條街的!但實際上親身體驗後,習慣了台北的喧鬧,這點人潮對我來說,還真是有點慘淡,哈!不過這是紐西蘭,全國也才不過四百萬人,更何況是Christchurch

太陽尚未墜入黑暗,陽光像是金沙般的自一旁的松林間隙穿透了出來,恩…漂亮。
走上堤岸,見著大夥朝著Pier的方向前進,不加思索的往那尋找最好的角度。向晚的海風徐徐的吹送著,卻又挾著高緯度的冰寒,凍的叫人無處躲。好在找到了一處沙丘,多少替我們遮著這股寒風,舒服許多,坐在仍蘊藏著午後暖陽的柔沙上,野餐大地,別有一番風味。
天空上,動力飛行傘正賣力的炒熱氣氛,而遠處海中的波鋒上,見著趴伏在浪板上的逐浪人愜意的隨著浪潮擺動著,恩…似乎是個挺特別的角度與特別的方式觀賞這場煙火秀,呵呵!
九點十分,「蹦!」的一聲,煙火準時升空,看著一顆顆五光十射、炫麗奪目的花火發射升空、綻放、殞滅,璀璨的背後似乎就是一場人生的舞台,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大好美景當前,就好好享受這一刻吧!
疑…隔壁的大叔少年仔有沒有這麼誇張阿,活就是個即時Live音效系統,隨著這場表演賣力吃驚的喧叫著到最高潮而漸緩,哈!真讓我對西洋人的投入與熱情驚歎了起來,在台灣或許待在他們旁邊只有臉上三條線的分了…嘿嘿!


 Treetech Guy Fawkes Fireworks spectacular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離境三千里─法國小鎮 Akaroa

10/3 Akaroa



紐西蘭法國先驅者自基督城東邊沿岸的Akaroa首先上岸,建立了法國移民小鎮,沒想到較晚到達的英國移民者硬是較多,而將基督城塑造成了濃濃英格蘭氣息的南島大城,於是Akoroa成了不同於基督城的法國風情小鎮,而今日的Akoroa總是少不了到此尋訪異國風情的旅人。
基督城的背包客們總說可以到充滿法國風味的Akaroa走走,不如就趁著十月三日Akaroa法國節這天去吧!
離開基督城向南行駛,順著75號道路朝著班克半島前進,自Little River陡升翻越山嶺,其蜿蜒程度與九彎十八拐相擬,或更勝一籌。越過Hilltop,迎面而來的滿是蔥鬱的綠草及湛藍的海洋,明亮的大地裝載滿滿的陽光,春風正得意…。Akaroa Harbour海邊的微風拂過柔順的草皮、掠過無暇的海面,掀起一道道閃亮的金光,波光粼粼,眼前的Onawe Peninsula半島已落在海灣的盡頭。對!那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Onawe是一處港灣中的小島,卻有著一道小小的稜脊突出水面連接著陸地,似一板虹橋的將小島與陸地連了起來,一脈相承,這小小稜脊的形勢卻宛如劍龍的背脊,銳利且陡峭。
順著小路踏上Onawe島,路跡彷彿就要沒入海中之時,卻又緩緩向上,就這樣小路一路延伸而上。一上丘頂,哇…!只見藍天下的Akaroa小鎮依傍在遠處的海灣上,小鎮左側一層層的海崖就像是一扇扇城牆,凸顯得城牆之末的Akaroa小鎮格外純樸與小巧;山、海與錯落的小鎮,交雜著濃濃的色調,而我也洋溢著暖暖的心情,能來此輕鬆一下,真是種享受!
回望來時路,沿著稜脊底部而走的小徑幾乎要被浪潮吞噬,原來海水漸升,漲潮的時候到了,該是離去的時候了…。半踏著浪回到車子所在,轉往另一頭的Flea Bay,午后的慵懶,野餐著三明治,看著一隻隻呀呀叫的海鷗,漫想著希臘的海岸,嗯…。

車緩緩進入了Akaroa小鎮,已午後三時,街上因法國節而湧現的人潮已逐漸散去,惟仍可看出熱鬧的氣氛。不過坦白說,法國風味與英式風格究竟差異為何,我是難以區分,只知這裡是個優閒快活的美麗海灣小鎮。

結束小鎮巡禮,驅車翻上Summit Road,走進一小段Woodills Track,哇…! 金色的夕陽餘暉映照在鄰鄰的海面上與起伏的山巒間,煞是美麗!但隨即而來的,卻竟是一片下著雨的大烏雲,間或如幕的大雨中有陽光穿透,這景象真是美極了!
翻過山嶺直下另一邊狹長深邃的海灣,隨之而來的又各是一道霓與虹的驚奇!霓與虹,七彩弧線劃過天際,跨坐在眼前濛濛海灣的兩側稜脊上,像是連接兩個世界的夢幻橋梁,亦將我的心與大地接軌…。夕陽中的大雨再次飄過空中,閃閃發亮的雨珠彷彿一枚枚閃閃發光的金幣灑落天邊,童話世界裡的金銀島就要出現了…!

粉紅的色調已瀰漫四周,天邊懸著偌大的明月,又是一年的中秋了。在紐西蘭的我與台灣的你們共同分享著同一個月圓,喜悅的心,也祝福大夥一起加油了!
長長的影子已伸入了悄悄來臨的黑夜之中,發動引擎,該是回程的時候了…。

My SkyDrive: 2009.10.3 Akaroa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離境三千里─Godley Head

9/29 Godley Head


一早到了農場,沒想到之前速度太快把工都做完了,所以老闆只有笑笑的跟我們說休息兩天吧!既然這樣也出了門了,那就到處走走吧,有個地方是我一直想再去的地方,那就是上次去過的Sumner,Let’s go…
沿著海岸的Taylor’s Mistake Track行走,面對遼闊的大海旋即而來的是自陰雲中透出的光芒,照在平穩的海面上有如一面鏡子般的奪目,停泊在海面上的貨輪正巧落在光線下,彷彿預告著一段旅行…
Sumner的山坡上是一棟棟美麗而各有風格的別墅,比鄰的海崖頗有地中海的情調,小徑順著山勢時而上升時而下降,時而蜿蜒時而筆直,看著優遊飛翔著的海鷗鳥禽們以及可愛的騾子,自有一番風情。
小徑到了Taylor’s Mistake Bay告個段落,海灣上慵懶的走著,聽著海潮聲潮來潮去,回頭望著過去的腳印,沒想到不知覺的以來到了紐西蘭這個新的國度,小聚落就這樣攤在這個灘頭,翻山而來見此番景象若有桃花源的情調,拾起了落在灘上的海帶,堅韌的像條皮帶,像是手掌的圖案煞是有趣。看著岸邊的一家人,爸爸帶著小孩子快樂的玩著沙,不禁也想起了小時候的趣味,哈…
走向灘頭的另一端,是另一條步道的起點─Godley Head Track,步道終點正是Godley Head,一個帶有歷史的海岸突出處,鎮守著Lyttelton海港,是二次大戰盟軍的軍事要地,尚有砲台基座遺址在那。翻上了山坡,不知何時,愛作弄太陽的灰雲消散,藍天再度裝滿整座天空,和煦的微風輕輕飛拂著整片原野,綠草如蔭,傻傻的綿羊一隻隻的布滿整片綠地,安靜的吃著草也看看這些圈外的人們。
碧藍色的海水與天連成一片,不知和鹿野忠雄所說的鈷藍色是否雷同,令我充滿了好奇,班克〈Bank〉半島的火山地質塑造出了多海灣及眼前這陡峭的墜入湛藍的海崖,我的心就像是這澎湃的浪潮般的洶湧有時卻又如這和風般的寧靜悠游閑。
Godley Head到了,幾座水泥雕堡早已成了羊群的的遊戲場,安詳的食草聲早已掩去殘酷的殺戮。海鷗依然遨遊天際,港外等著靠岸的船舶傘佈外澳,將世界的脈動串連了起來,等著下一趟的航行,我的心亦如是…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

離境三千里─Edoras( Mt. Sunday)

9/13 Edoras( Mt. Sunday)


開始在蕃茄園工作了,終於有正式的收入來源,可說是很棒的一件事,但是本來的換宿工作時間便被排擠到了周末,所以沒得休息,星期六一樣得工作。
但來了紐西蘭總不行關在房裡不出門吧,只有一天的時間,基督城內算是跑得差不多了,翻了翻地圖,就在上周Mt. Sunmers Track再進去的山區有個Mt. Sunday曾是電影魔戒的拍攝地點,話不用多說,走吧…
回想魔戒第二集的一幕,為了對抗漸漸崛起的魔界勢力,人類開始到處遊說各國出兵,其中的一個小山城便位於這座山谷平原中的小山丘了。
車子沿著72號道路一路向南行駛,輕鬆的心情不知覺的風往山上推進,寬闊的土地、碧藍的天際、無盡的草原、數不清的牛羊、整齊的圍籬…在在都是這裡的標準景致,該往何處去,我想跟著感覺走就對了,我一向如此…
到了Mt. Sumers小鎮,沒錯!也就是上周才去的Mt. Sumers山腳下的小聚落,右轉向更深山的地方前進。
沿著Ashburton Rd.一路挺進,沒多久柏油路結束剩下的就是石子泥巴了,好在在紐西蘭郊外沒有柏油是普遍的現象,也還算是平坦在這大家轎車一樣縱橫山水。
Rangitata River在這片山區突然間開闊了起來,從前地理學學到的冰河地形在這以展現無遺,Mt. Sunday正是羊背石的特殊身影,素有地理學的活教室之稱的紐西蘭讓我看到了新的一面。
打開柵欄走入Mt. Sunday Track,廣袤的河谷上是流自雪白深山的潔淨活泉,四散在這片淨土上,脫掉鞋子捲起褲管赤著腳丫子涉過冰冷的他,陽光普照碧藍雲天卻怎麼也擋不住這股凍到腦門裡的快感,哈!一整個冷到不行,煞是有趣…眼前的山頭依然是白雪批覆在上,深褐色的岩石在下,想起了那支杜老爺甜筒,好想吃阿…
想像著魔戒中的畫面,策馬奔馳,闖蕩曠野之中,果然美麗的景致之後還是要點故事性才能加深旅遊的可看性。站在Mt. Sunday頂上環視四周的遼闊,一座座冰刃尖峰橫列在天際線上,不同的風景相同的天空,懷念起縱橫台灣山林的歲月,坐看雲起時的驕傲是一輩子也忘不掉的事,漫步雲端的喜悅是誰也戒不掉的想像,哈…
揮別這美麗的小丘,帶著滿足的笑容,載著幸福的暖陽,邁向下一座記憶的城堡。彎入另一處小徑,煙沙飛騰的車後是勇往向前的決心,將車子停泊在Lake Heron湖邊的草地,夕陽將盡,眼前的Mt. Sugarloaf被曬的紅通通的,圓錐狀的山丘坐擁整座湖灣,就像是在宣告著他的存在,陽光最終消逝,天空也已藍到發黑了,該是回程的時候了,發動引擎,離別這無盡的曠野,期待著每一次的遠行了…
遠行…

My SkyDrive: 2009.9.13 Edoras( Mt. Sunday)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離境三千里─Mt. Sunmers Track

9/5-6 Mt. Sumers Track

來到紐西蘭的一個主要旅遊計畫之一便是Hiking,這邊通常用Tramping這個字。由於時間的不允許,僅有週末兩天可以使用,於是距離基督城約一個半小時車程的Mt. Sumers變成我為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去了圖書館印了熟悉的等高線地形圖,心中更加堅定了不少,冥冥中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走吧,背起大背包上山啦。
沿著73號道路一路向南行駛,乘著太陽的風迎向Staveley小鎮。Mt. Sumers山峰就這樣矗立在路旁,山頭上還頂著白雪,看來要上到峰頂是有點難度的了。停好了車開始出發,背陽面的氣溫就像是百岳的清晨一樣冰冷,沿著岔路先去了Sharplin Fall,心裡的感覺是不夠看就是了,也許是因為身處山高流急的台灣寶島實在看多了吧…哈!繼續前進,翻越了小小的稜線開始一路沿著溪谷前進,就這樣悠悠哉哉的輕步而去。溫暖的陽光注入幽涼的溪谷,灑落在一旁的草皮上,就是這了,享用午餐去。昨晚做的馬鈴薯泥就是土司最甜美的邂逅,來上一杯熱可可便成為可口營養的一餐。
順著山徑而去,到了溪谷的右岸,高度不停的緩緩上升中,剎時間一濂水幕就這樣飛揚而下,明亮的一道光線自樹蔭間穿透,將水濂照成一面水晶,閃閃動人,一旁尚未融去的殘冰擁有著鑽石般的光芒,想像著幽暗的山谷間卻有著一處光芒萬丈的明珠,那是何等的特別阿。
穿出了森林翻過了分水嶺,眼前的景色大不相同,左側Mt. Sumers的腰間是火成岩的赭紅巨牆,果然又是一個美麗的美麗石壁,裂隙穿天而去,一時間令我無法將視線移轉,又再想像著攀在這面牆上的夢幻場景,ㄏㄏ…
右側則是皚皚白雪覆蓋著整坐稜線,一路綿延而去,雪原之境即在眼前。越過山嶺挺著寬敞的路徑前進著,下午四點的斜陽已將大地鋪上一層金沙,大好美景當前不忍離去,於是就在這紮營了。玩弄著平整的殘雪,奔跑在這廣袤的土地上,一整個舒暢,靜靜的望著這片山川,看著不停跳動的野兔倉皇而去的可愛模樣,這還有甚麼好多說的呢…
夜晚來臨,無瑕的空氣掛著明亮的圓月,就像功率超強的日光燈,曬的我們意起那年的那場旅行以及那年的中秋,外國的月亮究竟有比較大嗎?我說是心更加廣闊了,你說呢…
次日的清晨天氣依然很好,一路順的偌大的山徑滑降Wool Sheed Crack,兩側的溪谷峭壁林立,是這條流水穿鑿而成,略有美國大峽谷的風情,有趣。
昨日偷閒了不少路程,於是今天得趕路,Mt. Sumers Track繞了Mt. Sumers一圈,南側的平原上,一望無際的寬闊是在台灣少見的風情,不過坦白說總覺得少了些甚麼,單調了點,好在一個個農場及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將這片素了點的畫布增色了不少。
接近了Staveley Hill,山背的幽暗讓漸熱的天氣尚保存著不少白雪,聽著前方盤旋的螺旋槳聲,總像湊上前去看個究竟。Mt. Sunmer登頂的路徑自此陡上六百公尺,由於沒有帶著雪地裝備加上時間稍晚也就作罷了,看著遠處山腰上兩個如螞蟻大的人緩緩走下山脊,只有自作興嘆的期待下次機會的來臨了。走吧…該下山了,一路衝下山去吧!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離境三千里─Castle Hill

8/31 Castle Hill

沒有滑雪經驗的我們乘著南半球冬季的末班列車準備來個初體驗,於是開著新買的二手車前往Porters滑雪場。
天曉得好天氣這麼多天了,就要出發的早晨發覺雨點不停的落下,這在證明什麼呢?管他的,出發就是了。
沿著73號道路離開基督城,一路駛向西岸向Athur Pass的方向前進。頭上頂著烏鴉鴉的黑雲,身旁溜過的事看似無情的雨滴,然而我的心卻一點也不擔心,出來玩嘛…大不了開車兜兜風也不賴。 經過Darfield轉向山區,Wow~ 連綿不絕的雪山接踵而來,這就是我心目中的紐西蘭,行車緩緩駛上山坡,終於來了。
時間似乎還早,Porters滑雪場的鐵閘門都還沒開哩,車外的雨滴似乎漸弱,不久一絲陽光穿透了出來,天氣突然轉晴,露出了那麼一點滑雪的希望。等著工作人員上去確認場地狀況,最終的結果仍是因為下雨過後場地過濕,有危險性所以暫停啦,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往往Athur Pass的方向前進吧…
沒多久便來到了Castle Hill,當然攀岩者的眼光絕對會對石頭岩壁起興趣,就是那啦,綠色的草皮上就像是上天散落的玉石遍滿這座緩丘,燦爛的陽光下帶著蔚藍的天空,微風徐來,興高采烈的穿梭於石陣之中,攀上岩頂穿過兩時夾峙之間,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奇,Limestone的岩質真叫人滑不溜丟,卻又是令人愛不釋手,奇形怪時總是有可愛之處,有的像是吐司,有的像是香菇,有的像是整排的潔齒,看著看著手癢了起來可惜卻沒帶岩鞋,只好找正在爬的Kiwi亂哈拉然後穿布鞋隨便爬了一條,好在風景優美,那也就無仿了,四處走走總是心情於愉快,有機會還可以再來,這裡是攀岩者的天堂。
就在要離去繼續往Athur Pass前進的時候,一離開停車場居然油門線鬆脫了,哇哩!在這種地方,突然間靈機一動,後車廂找了條繩子然後東摸摸西摸摸找到了脫落的線路然後趕快綁起來,於是暫時解決了狀況,只好放棄Athur Pass然後趕緊回程修理了。
修完了車陣著夕陽尚未墜入海洋,趕快上Porter Hill看夜景,來基督城倒還沒聽說有人來山上看過夜景的。蜿蜒在Cashmere的山道上,一個個下了班騎著單車的人在正開始活動呢,我們也是帶著快樂輕鬆的心情將視野放大,城裡通明的燈火一盞盞亮了起來,原來基督城真的是不小,平躺在廣闊的Canterbury平原上,夕陽將逝的靛藍色濃濃的暈染大地,無暇的空氣流串著來自世界不停轉動的風,我感覺到了,懷著幸福畫過海灣道路,期待著下一次的旅程…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離境三千里─Diamond Harbour

8/21 Diamond Harbour


工作了一週,終於到了周末,二話不多當然也是要出去走走啦!Diamond Harbour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說到了Diamond Harbour一整個就感覺超有Fu的。話說數十天前的Hill Porter的郊山旅程上看到了對岸的這座美麗小鎮,地勢和緩向上而去,雲層中不時露出圓潤的山巒,對! 那就是班克半島﹝Bank Peninsula﹞的最高峰賀伯山﹝Mt. Herbert﹞了,海拔標高919公尺。
遇到了Rora,隨口聊聊提起了這件事情,沒想道他興致高昂馬上也找了Micheal一同前往,這下子不用搭公車去了,ㄏㄏ…
到了Lyttelton的港邊,搭著Ferry也就是渡輪前往Diamond Harbour,若有Metro Card單程才三塊多紐幣而已,而且只需要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到了,真是超實惠的方式,Micheal說如果開車來Diamond Harbour的話,要多花一個半小時哩,真的是差很多。
Diamond Harbour小鎮坐落在基督城南端Lyttelton海灣的對岸,蜿蜒曲折的海灣原來是火山的遺跡,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了。
沿著小港邊的步道走到了Mt. Herbert步道了入口,可是寫著八月到十月封閉,因為需要穿越私人農場的土地而又剛好是趕羊的季節。其實早在來之前就已經知道封閉了,可是想想難得來到這紐西蘭的淨土,再怎樣也要試試,大不了就裝無辜了,於是繼續沿著步道向上,兩側的黃花盛開著,就像是調色盤上的鮮艷色調,潺潺流水帶著一絲絲的慵懶流過柳樹下,這就是我想要的感覺。
不過很快的圍籬就出現了,沒辦法進去啦,只好轉進,去哪好呢?於是閒步村莊間遇見了熱心的太太建議我們去一趟Camp Bay,既然如此,就走吧…
帶著大家穿小小冒險了一下,穿越了沒有路徑的林間,踏上了通往Purau美麗道路。依傍Purau Bay的海灣道路靜靜的躺在岸邊,海灣裡併排的船帆隨風搖曳的擺動在輕緩的波浪上,灣底的Purau小村莊是個安逸的樂土,像是愜意的隨手一畫落在美麗的港灣。

踏著輕鬆的步伐走在石頭路上,娑娑沙沙的腳步邊不時傳來羔羊的殷切的叫聲,無盡的綠草平整的鋪在這蜿蜒的海岸,藍天下和煦的暖陽帶著微風一起出遊,就這麼恰巧的伴著我們野餐大地,喝杯熱騰騰的巧克力來上幾片麵包與水果,恩….無話可說的享受…
Camp Bay的海灣帶著些許猙獰的礁岩,圖出的面容襯托的卻是安靜的草皮,海浪有一時無一時的潮來潮去,我只能說夫復何求了…
回程的路上,看著Ripapa的詭異地勢,原來就是往昔基督城隔離疾病患者的小島阿,還在想說者麼有建物在上的呢。循著灣澳邊的小徑走向Diamond Harbour,Micheal家的無數回憶在此,我想我的美麗記憶亦在此留下了一筆。回程的傳馬不停蹄的駛往Lyttelyon,Mt. Herbert我會再來的…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離境三千里─Sumner Beach

8/17 Sumner Beach工作後的午後時光怎可輕易浪費呢!

基督城已近乎一週的陰雨了,就像是台北的冬季寒風凜冽、霪雨霏霏,早已習慣這樣的天氣了。然而午後天空似乎露出那麼一點藍天,透空的讓溫暖的光芒穿了出來,心中早已想去Sumner Beach已久,於是…Let’s go! Do not waste your life on …

趕上了15號公車到市中心的巴士總站﹝Bus Exchange﹞,換搭3號公車到Sumner Beach。基督城的Metro Bus﹝就像是台北市的公車聯營公司吧﹞不管去哪都是一樣的價格,現金價2.8塊紐幣,用Metro Card一趟2.1塊,而且兩個小時內轉乘只收一趟的錢,若一天超過4.2塊﹝也就是兩趟﹞,當天再搭都不用錢了,所以還沒找到適合的車子前,當然還是要辦Metro Card囉!

下了車走向海灘,轉眼間從後方跑出了一個人,拿著浪板轉著防寒衣往海邊奔去,旋即又來一個,就這樣一道道長浪之間是一個個等待著自己最美的浪的那一個人,我想這就是這的人最大的享受了吧… 下了班拿了浪板就奔像那條海岸線去吧…多麼愜意的生活…這不就是最單純的享樂了嗎…
在這發現一個以前沒看過的衝浪方式,一般衝浪都是趴在浪板上自己滑出去等浪,但是這邊看到一種浪板比較大,然後帶著一根槳,然後「站」板上滑出去,超省力的方式,哈!還第一次看到。

小小的港灣邊有著數不完的海鷗恣意飛翔,一點也不怕人,順著海灣的上坡向上,這是波特山的尾巴了,有著一幢幢的臨海別墅,看起來就是很棒的視野,各具特色的屋子都有著美麗的花草及院子,這裡的人都很重視休閒情趣,花花草草不是種了就算了,還需要妥善的照顧哩!

海崖上,居高臨下,腳底就是數十公尺的懸崖,變化萬千的氣候這時已降下看不清的雲霧,頗有海角天涯之意境,我想這片海灘、這座海岬會是我在基督城常到訪的地方了。
順著Scarborough Walk下山,林蔭下竟是一間童話故事場景般的廁所,昏黃的燈光外是棟頗有古意的石砌木造建築,只能說太有趣了。

回到海灘邊繼續看著一個個等浪的人,我想喜愛戶外運動的各個好漢們一定也很羨慕這種環境吧。幻想著身處優勝美地的美麗山谷,有著出世而純樸美麗的小巧村莊,下了班,三五好友就是拎著岩鞋吊帶走向那座牆、那顆美麗的石頭,盡情的揮灑熱情,恩…多棒的情景阿,喝喝…

大霧已順著和緩的山脊落下,籠罩了整片海灣,遠方的海岬是波濤洶湧的氣勢,走上Sumner Cave的頂上已無法看清兩側的海灘,這座海拱就佇立在這片海灘的中間,將長長的攤頭一分為二,頂上有座帆船桅杆造形的建築,不知是作什麼的就是了,姑且就當他是地標吧。

昏暗的天色是日近尾聲的現實,朦朧的空氣有著一盞盞昏黃燈光的加持,特別的夜色帶著浪漫的情調,該是結束一天的時候了。短短的兩個半小時漫步這基督城的邊圍,卻有著出乎意料之外的舒適,恩…真的是個浪漫的小鎮,期待下次再來了。


檢視較大的地圖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離境三千里─Hanmer Spring

8/14/09

昨天租了車到基督城北方約134公里的Hanmer Spring逛逛。第一次駕駛右駕的車輛一開始還真有給他不小心逆向了,不過很快的馬上就能得心應手了。Kiwi人開車很快,但是進到市區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規則﹝當然也有很少數例外的,比如說今天就有人突然闖紅燈在我面前﹞,也沒有什麼所謂的高速公路,大概就是我們的省道吧,限速一般都在100Km/Hr,不過路就不大條了加上速度又快,所以要小心就是了。

飛馳在一號道路上,向左彎入了七號道路,一路向西岸前進,大片大片的草原情景接踵而來,冬季的枯黃色調像是畫布一般的批在曲緩的山頭,古人說的大塊假我以文章的浮世精神頓時幻化眼前,平緩的山巒就像是平坦的床被那樣的柔順,冬末的草黃不時也露出那麼一點點的綠意,羊群成群得低頭覓食著草糧,一動也不動的像是假的一樣,要說乖嘛…...我也只能說太認真了,都想像大樹一樣高吧…

隨著地形像波浪般起伏的道路,像是藝術家的畫筆一般的隨意,起起伏伏的蜿蜒在山谷澗水之間,近百公里的車速急騁在上像是兒童樂園的雲霄飛車,煞是有趣。

漢莫泉﹝Hanmer Spring﹞到了,就像是北投溫泉或是烏來一樣的溫泉名勝。停好了車,到i-Site﹝也就是遊客中心﹞逛逛,在紐西蘭的i-Site功能強大,只要是旅遊的事情幾乎都可以在這搞定。
微涼的氣溫坐在公園裡享用著點心,輕鬆自在。快意的踏著輕巧的步伐緩上Conical Hill俯瞰全景,林道沿著森林之字形上昇,像是散步武陵農場的綠林之中,一切是那麼的熟悉。偌大的平原上視野廣袤而無盡,雲霧頂上已無法看窗,帶著雲深不知處的些許神秘,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會再到這的,因為我要馳騁這裡的山川美景。

回到小鎮的街頭,選了i-Site旁邊的溫泉泡,他的廣告可說是在紐西蘭大街小巷常常看到的,廣告做的很大,一個人單次入場14塊紐幣,大約台幣280。裡頭的設施大概就像台灣礁溪大大小小的溫泉飯店一樣吧,露天的,但是水不是很熱,而且大多有藥水味,只有一進來看到的那個三層的最高那池溫度較高而且最天然的泉質,另外還有兒童的滑水道、游泳池等設施,在外頭的廣告上看到主打仿真的溫泉和情境,不過天氣頗冷的加上水不夠熱,所以大多看看而已最後還是回到最高溫那池。比較特別的是這邊在泡溫泉的時候有照相的服務,離開前可以領取像片,不知道要不要錢就是了,可是感覺都拍的很漂亮說,所以有種買閃燈的衝動了…哈!

或許在台灣泡溫泉太幸福了吧,所以在這並沒有太大的驚喜,不過冬季的寒冷夏泡著暖呼呼的熱泉加上朋友的談天說地道也是排遣時間不錯的方法,加上至少至出來玩了,一切都是值回票價。

帶著暖暖的身體踏出溫泉,傍晚逐漸消失的光明已漸漸被黑夜吞噬,該是回程的時候了。喝了幾口Elain買的可樂,加上泡完溫泉的舒暢快感,只有一個字能形容:「爽!」,我想你懂得。

駕著車向南,一切都是新的體驗,我想就這樣繼續走下去吧……..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離境三千里─初來乍到


8/10

初來乍到紐西蘭的基督城,機場外的午後艷陽曬得灑脫,吹面而來的寒風尚不刺骨,搭乘10號巴士前往Catheral Square,看著窗外的街景與眺望遠處邊緣的山巒,恩…A new world is coming…

背著大背包拎著行囊終於走到了Vagabond Backpackers,一間傳統的歐式木造房子,一晚的share room 21元紐幣,選了個窗邊的位置,因為我喜歡看到光的感覺,可以見到院子裡落下的朵朵潤白茶花,這就是接下來一周的住宿了。向晚的街道上,零星的人群完全不像是才要晚上七點的台北街頭,看來看去張望了許久,最簡單的一頓飯大概都要10元紐幣,為了往後的荷包著想,找了間日本人的拉麵食用﹝have a special price﹞了。

基督城的Central City﹝Downtown﹞不大,以Catheral Square為核心向外輻射,棋盤式的街道排列相當整齊容易辨認方位,最高的建築物大概也不過七八層左右而以而且也不多,有個有趣的規定就是市區建物高度的限制不得超過內Catheral 教堂高度,傳統石造的英式歷史建物在這城市比比皆是,相當具有特色,而生活機能方便,幾乎用走的都可以達成,挺不賴的。
雅芳河﹝Avon Rriver﹞蜿蜒流過市區,安靜的緩緩流動著,鴨子、飛鳥們恣意的任遊其中,河畔的草皮與像樹﹝English Oak﹞下是閒適的人們三三兩兩的散步其間,斜陽射入,綠草如茵,也難怪這裡的步調如此緩慢了。
再向西的海格利公園﹝Hagley Park﹞面積遼闊,是休閒放鬆心情的好去處,沿著Worcester Street向西經過了Art Center的區塊,這可是以前Canterbury大學的舊址,難怪文化氣息濃厚。突然間Tram噹噹噹噹的緩緩駛過,就像是電影裡舊金山街頭的電車,對我們來說道是滿有趣的,主要給觀光客使用,範圍大概也就是在Catheral Sq.這個區塊內了。Botanic Garden依偎著Hagley Park,不過要看植物在這是不夠看得就是了,卻仍可以在這了解當地的植物,隨意逛逛,開闊的天空當然也是輕鬆自在不過。

Kiwi的人們生性和善,尤其年紀越大的越是如此。大部分的人都有顆細心善良又主動的熱情,很少人在市區街頭上跟陌生人打招呼吧!但這裡確實遇到不少次了。

氣候上,用個比喻好了,好比冬天天氣好的百岳天氣,有陽光的時候很舒適而溫暖,而晚上的氣溫大約十度左右,乾爽卻又帶點寒冷。

目前為止,暫時在基督城安定下來了,在一戶台灣人的花園幫忙整理交換住宿,另外開始要尋找工作機會體驗這邊的其它生活順便存點錢,尚未有個完整的旅行計畫,期望先在基督城待上一陣子然後開始我藍天綠草的行腳。


2009.8.5-8 @ Christchurch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馬來風情

8/2-4 Kuala Lumpur

世界這麼大,但生為芸芸眾生的我們究竟在哪?世界是以誰為中心?我說世界是以獨立個體的自我為中心,因為你只看的到你所看的到的世界,因為你有一顆屬於自己的心不斷振動著直到終止而坦然的那一刻,所以人生必須藉著不斷的體驗而開闊自己的世界,方能放大自己的領域,所以沉默的心早已決定出發,Let’s go…

一張便宜的機票飛到往吉隆坡,準備開始一年的新生活。目的地是紐西蘭的Chrischurch,搭乘亞洲航空於吉隆坡轉機待上兩晚,再飛到Melbourne,轉乘至紐西蘭,一路的風塵僕僕主要也就是因為便宜﹝機票單程總額約台幣一萬一千多元﹞,也藉此順道看看其他國家的不同風情。

飛行到了Kaula Lumpur的LCC terminal,再花約一個小時多的時間搭Skybus到KL Sentral,換搭LRT-Putra線一站到Pasar Seni﹝中央市場﹞,沿著Jalan Sultan﹝蘇丹路﹞走到Jalan Petaling左轉進入中國城,走到底也就是我們已經先訂好的廉價住宿了Sayorange﹝越早訂越好﹞。
晚上十點出機場然後到住宿點大概是十一點四十分,Stayorange的房間很簡單也真的不大,約一張單人床加上一個走道然後有一套衛浴,有冷氣、無線網路,但是沒有窗戶,整體來說休息是很OK的,但不可能花上一整天「呆」在這。

早上的中國城內,就像是我們的夜市一樣,晚上是場販聚集人潮湧入的購物殺價市集,白天則是回歸為車輛通行的連接巷道。用了碗漢記靓粥作為早餐,其實也就是我的的鹹稀飯,然後展開一日的Kuala Lumpur的緊湊行程。

跨過巴生河,在Pasar Seni車站的對岸也就是KL的活車站了,沒想到沒有閘門可以沒感覺的就踏入了這座英式帶有摩爾風格的古老車站。這曾是往昔東方快車﹝自新加坡可一路到泰北的清邁﹞,那可真是令人景仰的軌跡阿,開始想像法櫃奇兵中瓊斯博士的冒險旅程,在神祕低調多元文化的中南半島闖蕩。偌大而寬敞的月台場站內看著的時光的軌跡… 在高樓林立的吉隆坡城內卻一點也不突兀,多元文化及人種的薈萃使得這座城市特別而出眾。

穿過車站的背後即是國家清真寺了,馬來西亞可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回教國家之一了,在這裡回教可是國家立法的唯一國定宗教,期規模可見一二。繼續沿著寬敞的蘇丹路向北,天氣舒適沒有台北此時盛夏的炙熱,東側的白色菱形大樓是郵政總局,再繼續前進則是獨立廣場﹝Merdica Sq.﹞,及Abdul Saman最高法院。在KLCC Twin Tower,也就是現在舉世聞名的吉隆坡石油雙子星大廈建成前,舊火車站、Abdul Saman最高法院、以及嘉美克清真寺被列為一覽吉隆坡最重要的三個標的,由此可知政府重要的成分了。

最高法院的背後巴生河的交會三角即是嘉美克清真寺,無須付費亦可進入參觀,唯內殿不可進入。套上Salon,女性朋友需再圍上頭紗,頗為有趣,雖僅能淡淡的在殿外逛上一圈,卻仍不失為一個市區內的好去處,看著乾淨的大理石地板,虔誠的信徒默默的朝拜著,只能說宗教果真是人們精神的歸依,亦是文化的核心。

繼續穿過熱鬧的市區,金融商業活動在這就跟台北沒兩樣,不同的是這裡的新式大樓除了高之外,皆具有特別的外觀,每棟大樓都會有種想讓人拿出相機拍照的衝動。踏上刻意保留的公園,穿梭其間熱帶雨林的高聳林相及生態似乎就在眼前出現,不經意的就能看到不怕生的猴群鬥鬧著,好不生動,看著一隻隻的大小猴子在樹梢飛來飛去的情景總是讓人駐足三分。

自遠處望去,身為地標之一的吉隆坡電視塔像是針一樣的穿透大的穿入雲端,然而卻不見其氣勢,沒想到站在塔底正仰望這巨塔的我卻幾乎看不到頂端,原來這才顯在他的威嚴。38RM至塔頂的費用﹝台幣兌令吉約為1:10﹞,不算便宜,包含地面樓層的Animal Zone、Pony Riding、F1遊戲場。乘上觀景台,360度的展望可將吉隆坡看穿,看著這座亞洲深具潛力的城市,總叫人覺得特別。北方遠頭的黑風洞﹝Batu Cave﹞是我們即將要去的下一站,走吧。

走下電視塔,朝著東北方向前進,搭乘LRT-P線到末站的Terminal Putra﹝Gombak﹞,僅僅花費2.3RM,然後在站前殺價搭及乘車到黑風洞。在吉隆坡,計程車的起價是2RM相當便宜,大概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司機大多是喜歡叫價的,到黑風洞僅僅四點多公里,從10RM到25RM都有人開價,凹了很久最後果然司機還是願意跳錶了,到黑風洞原來也才7塊左右,所以說當然要凹了歐。


黑風洞是印度教的聖地,門口那尊金黃色的巨形神像儼然就是這裡的地標,踏上百餘階的階梯,兩旁的猴子早已被人群養慣,聽說攜帶食物在這會被他們搶的哩!寬闊的洞內有著天頂般的蓋口,鋪天蓋頂的將這巨大的洞穴蓋上,驕傲的金色光芒有如神聖般的光束射入,印在牆上的彩色石面上總叫人靜默不已。當然呢,我最關心的當然就是這是否有得爬岩呢?這樣的岩質與規模加上近城快速又方便,我想真是再適合不過的地方了,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專程來這爬岩了。
話說繼續跟著講英文很難聽懂的司機亂la-lay的回到了Putra Terminal…

KLCC的購物商城內就像是台灣的101的商場,差不了太多,物價水準自然也就跟一般地方差很多囉。夜晚的雙子星大廈顯得星光熠熠,獨特的外型加上通明的明亮燈火,自然營造出了獨樹一格的國家標的,在平坦的Kuala Lumpur望去,高樓林立的大城就屬他和電視塔最為醒目了。巨塔下池畔前,可說是最方便而良好的觀景台了,看著廣場前的人群漫漫的散步其間,三三兩兩的人們不時仰望這座高塔,有印度人、華人、馬來人…等等多元文化的集合,真可說是特別的景像。

回到了中國城,時間已莫約來到了晚上十點多了,人潮已散退不少,但仍可見及熱鬧擁擠的景像。好不容易找到了路旁的攤販叫了幾串馬來沙嗲,可說是哈了很久了,當然也要順便來上一瓶冰啤酒消暑解渴囉。說到啤酒,回教可是馬來西亞的國教,而教義上可見的就是不吃豬肉不喝酒,所以吃東西的時候也幾乎沒看到有豬肉的選項,另外酒當然還是有賣,但是不怎麼便宜就是了。在7-11內一瓶350ml的罐裝瓶酒約大概7.8RM起跳,而吃沙嗲配的啤酒是Tiger的800ml玻璃瓶裝,也要15.5RM,相對上來說幾乎是台灣的2-3倍價格。
回到了沙嗲,在馬來西亞,心中自有盤算,沙嗲、咖哩、肉骨茶自是一定要吃到的三種美食,不過沒時間特別去找有名的店家,沒想到吃到的咖哩和沙嗲感覺也沒有意外的驚喜,沙嗲醃漬得很入味,但偏甜;而印度人的咖哩則偏鹹,不過拉茶還不錯喝就是了,到是肉骨茶沒有吃到就是了。這下子就開始要懷念台灣的小吃美食了,哎呀呀….

次日的早晨,用了中國城內有名的王記豬腸粉,就在昨天吃的漢記靓粥隔壁,順便來上各一杯的菊花茶及薏仁茶。豬腸粉就像是河粉或是粿仔條一樣,但是也許又再多加入了地瓜粉什麼之類的,很Q,搭配麻醬的醬料,很適合天氣熱的地方食用,清爽不油膩,滿好吃的。而菊花茶的口味較為厚實,個人是滿喜歡的,但略帶點熟茶的甘苦,或許有人也會不喜歡便是。而薏仁茶很棒,個人覺得像是較為稀而淡的薏仁湯,當早餐的飲料剛剛好又營養,跟花蓮廟口紅茶的薏仁粥各有其長之處。

沿著Jalan Petaling向南走到底就是陳氏書苑了,屬於華人的建築,有點像是以前所謂的地方士紳的別苑,賦家族以及地方教育的意義,我想對於早期來到這打拼的僑胞有他的精神意義。建物以白色及黃色為主要色彩,在我們常見的華人傳統文化上就我而言道是沒見過,而常見於屋簷的交趾陶塑像這邊比例上也較為大,另外在邊緣如飛簷的造型上也略為圓滑,果然在不同的地方所謂相同的根源自也會衍伸出不同的形式與生活象徵。

該是離開K.L.的時候了,為了轉機匆匆來此一趟卻也令我不虛此行,看到了不同文化不同國家的風俗民情,看到的身著名牌西裝鼻挺的社會中堅,也看到了平常百姓的隨性,印度人、華人、馬來人以及其他種族,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大英國協甚至日本人的殖民,每種文化每種族群自有其生活模式及節慶,所以說當地華人說的沒錯,就像是天天過年一樣﹝當然開玩笑的﹞,我想這也是該走出來看看的理由吧…

向南的飛機再度起飛,懷著體驗不同人生的心境暫離家園, 帶著小小的夢想向地球的南端前進,遼闊的草原、畢藍無瑕的天空、純靜潔白的雪原,或許散步公園裡肩上帶著幾許落葉,卻也將帶回了無限的記憶與人生,走吧…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桶後越嶺車騎人


緩緩的踩著踏板,一圈一圈不斷輪迴著帶著自己的心漸漸離開台北的繁華喧囂,夏季週末晨起的街道上總是少不了充滿朝氣的旭陽及滿懷笑容的臉龐,暫時的別離舒適不捨的床墊,腳踩風火輪向那陽光攀起的東方前進。
烏來到了,有著數不清的記憶在這,黑夜白晝,春夏秋冬,爬山涉水,溫泉啤酒...,憶著每個彎道,似乎那群追風少年郎仍不斷馳騁在這片快意山林之中。
沿著桶後溪水上,奔入那13.5K的林道盡頭,涓白如絲的瀑布落下一道純潔美麗的彩帶,對岸那自落鳳山頂一路滑落至孝義的稜線,那晚那場23歲的對白,喝喝...猶言在耳。
源自大礁溪而來的支流曾是那炙夏火熱難耐的沁涼解藥,如今仍是我們一再前去的地方。跨過溪畔,開始那段似有若無的車行路徑,也是單車桶後越嶺的重頭戲,人騎車的道理在這不絕對成立的,車騎人的角色對換倒是一再上演,單手持車,單肩掛著沒事幹嘛帶來這的大行李兀自嘲笑中,不都是人騎車那有車騎人的道理,您說是吧...
馬不停蹄的前進著,爬過幾個地形,揮別烘爐地的登山口,半推半送的帶著疲憊的身軀,拖著越來越沉重的腳踏車之字上升,汗如雨下。所幸聞到了來自太平洋的風,哈哈,越嶺了,第二度帶著單車越過這小品的山徑,大夥帶著激動興奮的心情一路沿著產業道路滑下,Off road!!!!
狂下的速度,前叉亦劇烈震動的沿著龍頭傳到了手上傳到了心裡,我的心亦如這趟旅程而振奮著,張開雙臂滑翔在蘭陽的開闊,這風是由自己的速度創造的,一切的一切是這麼的暢快。


相簿:2009.7.12 桶後越嶺車騎人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To Be On My Drift

當黑夜的風劃過憔然的臉龐,像是在耳邊細語的微笑,卻再也喚不回那片記憶。
累了... 不再提起鬥志,再怎樣也咬緊牙根的身軀沒想到終究要隱沒在那盞將要熄滅的燈火黑暗中。

該去流浪了~昨夜淡水河的風似乎這麼跟我說著...

流浪是什麼?是一種沒有特別目的旅行,沒有行程,沒有計畫,或許就只有一個起點,或許就只有一個方向,理由何在?大概是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了吧。曾以為可以改變什麼,事實上卻不然,最終走回了原點,在人生的洪流之中暫時迷失了自我,既然如此那就去流浪吧。

駕著車飛馳在蜿蜒而熟悉的蘇花公路上,再度朝著後山這片自在國度前進,回想著羅大春的北路仍在頂上的危崖蔓草中靜靜的躺著,等待著想起那段歷史的人們踏訪,天空飄過的片片雲朵像是數千日子以來的過眼雲煙,穿過南澳的街道上,記憶中的南澳之役訴說著不同時代中的民族血淚史,誰曉得日後敵對的日軍竟是這場戰爭中南澳原住民暗地裡的盟友,天曉得...
那年自寒溪順著古道翻山越嶺而來,面對著寬闊的南澳南溪,就像是老友相遇般的感動。

和仁的礫灘上有著我們的汗水,盡情的移動在巨石岩壁上,存著一絲絲墜落的恐懼但卻雍有無限的歡樂,要的不多,幾顆石頭便讓我們樂不思蜀。一波波的浪濤不斷拍打著潔白的石牆,乘著浪來浪去的間隙,飛奔踏浪而去,躍入那個屬於我們小小天地。赤著腳丫子全力衝刺,就想要飛岩走壁般的將自己的手印留在最高的那一方。
穿梭在清水斷崖的隧道中,頂上就是雄霸一方的清水大山了,憶想著佐佐木舜一等學者在這出沒的身影,總是覺得心生佩服而嚮往,曾經心懷著鹿野忠雄的壯志,假使能坐在頂緣挑望著太平洋,享受著自腳底吹來著風,那是多麼快活的一件事,旭日自東方海面而昇,我的心亦自黑夜中緩緩攀出...

就在蘇花的山與海交界處我留下了我的心...

跨過立霧溪,山高谷深的太魯閣峽谷令人無法忘懷,左側的新城山自塔山一路滑落,而那山的另一端就是三棧的溪谷了,那年夏天我們沿著碧藍見底的三棧南溪而上,目標是那研海林道頂端的帕托魯山,腳跨溪的兩岸,抬頭仰望一線天,大理石潔白而光滑的肌膚令人難以抗拒。霎時間澗谷深處傳來震耳欲聾的水聲,一個彎、兩個彎、三個彎,神龍見首仍不見尾,待壯闊的瀑布落於眼前早已不勝唏噓,興嘆造物者的偉大。一躍而入深潭之中,合作無間的攀上瀑頂,腰間鏗鏘的金屬聲響見證著多少日子來的努力,重返湛藍碧水間,在三棧南的溪谷裡存在著我的藍色記憶。

推開窗扉,迎面而來的是那夕陽背後黝黑的山景,花東縱谷的山脈迅速的落在富饒的縱谷邊緣,鮮明的用高度做了劃分,眼前坐落的是那水源村頂的嵐山,北側是加禮宛的稜線,南方是那帶著些許趣味的七腳川、百葉山,想像著學長們往昔在這片山區留下的點點滴滴,令人也想拋下一切,帶著山刀與地圖,收拾那沾滿塵埃的行囊,遁入那群山雍抱之間,恩...
遠處的塔山豬股再度露出身影,尖聳的塔山就像是立霧溪南岸的守護神,與北側的三角錐、清水一同護衛著太魯閣的東側,太魯閣三山自有他不滅的地位,俯仰大地...

日出大地,帶著岩鞋與粉袋,再度向上游走去,尋找那顆完美的石頭與短牆。
Free your body, free your mind...


Bouldering in 花蓮, 2009.7.4-5


延伸閱讀:
2007寒溪流興古道─尋訪獵人與軍靴的印記(相片)
2007寒溪流興古道─尋訪獵人與軍靴的印記(文)
2003挑戰三棧南(進入後尋找2003年的相片即可找到)(Happyman)
2005暑再戰三戰南 My Xuite Album